导读面部五官对应五脏,五脏是否健康,从我们的面部反应便能够看出来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五官和五脏的关系,吃什么对五脏好,从五官看五脏健康。 。...
五脏好不好全显示在这五官上
肾虚的人经常会出现耳鸣的情况,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舌头麻木的症状,肺不好鼻子会很红或者出血,嘴巴过于潮湿或经常出现溃疡有可能是脾胃不好,肝病患者的眼白有些发黄,这些都是五官与五脏之间的联系,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耳朵与肾
耳朵是听觉器官,《黄帝内经》里有“肾开窍于耳”的说法,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、耳鸣症状,反之,如果听力敏锐,说明肾器官较好。
舌与心脏
舌头是味觉器官,与心脏关联。如果舌尖颜色很深,可能是心脏有火,如果出现淤血、淤斑,可能是血循环不好,舌头长疮,可能是心火过旺。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舌头不灵活、舌蜷缩等问题。
鼻与肺
鼻子是让氧气进入身体的通道,它和我们的肺部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当肺部出现问题时,鼻子就会出现变化,如肺热会导致鼻子变红。肺阴不足或者肺阳过盛都有可能会导致鼻子常出血等情况。
眼睛与肝
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,所谓“肝开窍于目”,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,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,出现双目发黄、两个眼角发青。眼睛看不清东西,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,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,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,如果眼睛发干,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。
口与脾胃
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,与脾胃相关。从嘴唇的外观,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。比如,嘴唇发乌,可能是脾胃虚寒,嘴唇颜色过红,可能是脾胃有火,如果嘴唇苍白,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,如果口角溃烂,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。
五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它与身体的五脏是息息相关、唇齿相依的。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,那五脏也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,从而产生了疾病。
眼睛
眼睛和肝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,当我们出现眼角干涩、视物不清这种情况时,往往说明了肝脏进入了衰落期。
这时,你可以按一按,肝脏的四周,如果发现有发胀的感觉。你要及时就医,还要注意生活上用眼卫生。有时,用眼不当,也会影响到肝脏健康。
耳朵
如果,你的耳朵,老是嗡嗡作响,声音也听不太清楚。这就说明,肾功能正在逐步衰弱,是肾衰的重要信号。这时,你如果还出现阵阵的脚痛与尿频等症状,更是证明肾衰的开始。特别是,那么一些工作过于劳累的人,尤其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,少饮酒,少吃姜、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。
鼻子
如果,你感觉到鼻子的嗅觉不灵敏,还出现经常的咳嗽,甚至有时呼吸困难。这说明,肺脏功能正在逐步衰弱,是肺衰的重要信号。这时,你首先就要注意饮食,立即戒烟,或者控制吸烟量,注意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!平时,多注意吃新鲜瓜果和蔬菜,注意加强体育锻炼,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。
嘴唇
如果,你嘴唇感觉到麻木,身体日渐消瘦。这说明,胰脏功能正在逐步衰弱,是胰脏失调的先兆。原因是你的饮食失调、饥饱不当所致。由于胰脏不好,就会殃及胃。当你的胃,受到损害时,你的嘴唇,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、麻木。这时,你一定要调整饮食,还要注意到不要吃生冷、油腻的食品。
舌头
如果,你舌头味觉感觉迟钝,尝不出味道,而且还伴随心悸、梦多、失眠等症状。这说明,你的心脏功能受到损害,心脏衰弱的先兆。原因可能是你操劳过度所致。特别是,当你觉得口中干涩,舌苔厚重,尝不出食物的滋味一系列症状时,这时特别要警惕心脏发生病变。
中医认为,人之饮食,各有适味,均与五脏相关。五脏各主其味:肝主酸,脾主甜,心主苦,肺主辛,肾主咸。
若肝虚血枯者,喜酸味,因酸能补肝;若脾虚者,喜甜味,因甜能补脾;若心火重者,喜苦味,因苦能泄火;若肺虚有寒者,喜辛味(如辣椒、生姜、花椒、大葱等),因辛能宣肺去寒;若肾虚者,喜咸味,因咸能滋肾。
中医通过上千年的实践,知此五脏现五味的医理变化关系,便就据此理论,观人之所好,探其之喜爱的口味,观察料知其人之病也。
绿色
绿色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保肝护肝,如黄瓜、青菜、丝瓜、苦瓜等,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一些绿色的食物,对于肝脏是很有利的。
红色
红色对应的是心脏,心脏不太好或是想要预防心脏病的人可以多吃红颜色的食物,像红枣、花生、番茄等。
黄色
黄色对应脾胃,脸色发黄或脾胃经常不适的人多吃黄色食物像黄豆、玉米、苹果、薏米等。
白色
白色对应的则是肺,经常咳嗽有痰的人多吃白色食物,像白萝卜、梨、银耳、百合、藕等。
黑色
黑色对应肾脏,肾脏功能差的人多吃深颜色的食物,像黑豆、黑木耳、黑芝麻等。
总结:中医认为五官是五脏的表率,五官出现变化,往往是因为五脏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,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当发现自己五官存在异常情况时,一定要积极检查治疗,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护好身体的健康。
家有小孩必看!吃对这些,孩子长高、体质强、免疫力 up!2025-03-20
耳朵根疼别硬扛!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2025-03-20
新手爸妈必看!应对新生儿腹胀,这些方法超有效!2025-03-20
化疗后怎么突然尿频怎么办?2025-03-20
绝经后腹部不适?警惕老年子宫萎缩带来的影响2025-03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