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养生资讯 >

喜欢针灸 针灸前这些事项你知晓吗?

时间:2025-07-06  来源:养生秘籍  156次浏览  

导读针灸适宜人群比较广,一般来说,有急性感染的患者,或者携带有血液性疾病的人,不适宜做针灸。因此可以看出,针灸对患者的选择类型上还是有具体要求的。 。...

喜欢针灸 针灸前这些事项你知晓吗?

其中,除了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不能做针灸外,针灸时病人最好在针刺前先告知医生自己有无怀孕、或者身上是否有大面积的湿疹情况等等,通过医生诊断后再决定做不做针灸,或者对针灸部位更换位置处理,这也是在针灸时希望大家能注意的。

另外,对于前来针灸的患者最好提前吃饭,因为针灸是不需要空腹的。人在饥饿状态下更容易出现晕针的现象,患者对此要特别注意。

1

针灸放血属正常现象

针灸治疗时偶尔也会选择刺络放血的方法。这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气血调节跟人体正气和血液流通的关系,解决人体因心气、肾气、脾气等原因造成的气血推动力差,血液在局部出现淤阻或淤血的情况。这也是针灸在治疗时常见的一种方式。

2

针灸的针并不会断

患者除了会对针扎出血有所恐惧,还有患者会担心针灸是否会在针刺时折断或者折弯。针灸的针会折断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存在了。这主要是随着目前医疗水平进步了,医疗工具也不断完善。临床上使用的针灸针是不锈钢和镍等特殊材料制作成的,可以弯曲但不会折断。而且临床医生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,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所以患者不必对此担心。

3

针灸不会引起互相感染

针灸是针具通过侵入性刺激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,从严格角度来讲它肯定会有风险的出现,如感染上一些疾病的情况。但目前医疗水平的提高,这种情况也不存在了。临床上使用的针灸针多由厂商提供一次性的使用,避免了同根针针刺带来的感染机会。而随着医疗人员技术水平提高,手法上的操作等问题,在近十年的文献中都没有因为针刺而出现感染的事件出现了。

针灸可能会带来的3个伤害

1

扎伤内脏

我们常说,针灸时要选择正规的理疗室,或者到医院的中医科进行治疗,但是有些人认为自己针灸的技术还可以,于是在家自行针灸,但是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把内脏扎出伤来,特别是扎腹部时,针不能扎太深,否则就会伤及内脏。

2

感染疾病

针灸使用的针必须经过高温消毒,或者要使用一次性的针灸针,但是如今有许多不正规的针灸室里没有严格按照“一人一阵”的规定,一根针在多人身上进行使用之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。

3

引起晕针

说起“晕针”,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,但其实生活里有许多人都有晕针的毛病,晕针的人在进行针灸的时候最好不直视针灸针,若是出现晕针,专业的医师也会帮你处理晕针之后引起的不适。

针灸的禁忌人群

1

糖尿病患者

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针灸呢?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愈合能力比较差,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针孔,也有可能引起伤口溃烂、感染,所以糖友们千万别针灸。

2

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

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,如果你患有凝血功能障碍,那么在针灸的时候若是出现出血就会导致血流不止,难以止血,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,所以这些人也不提倡针灸。

3

皮肤病

有皮炎、皮肤感染、皮肤溃疡等皮肤病的人也不能进行针灸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

4

经期女性、孕妇

女性在月经期间以及怀孕时身体状态会比较特殊,此时也不能进行针灸,不然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。

5

婴幼儿

婴幼儿最好也不针灸,特别是囟门穴、风府穴、哑门穴等穴位是禁针灸的,另外,幼儿针灸后也不宜留针,避免出现意外。

针灸可以治疗疾病,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多注意针灸的禁忌,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养生、保健功效。除了文中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外,针灸后人们还要注意避风,也不宜立马冲凉,同时还要保证充分的休息。